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圓一個初秋的夢!--《當代金門演藝的變遷》自序




2004年第一次和先生、兒子,循著金廈小三通新航路,由金門直航廈門,赫然發現那個傳說中的廈門大學、倚山面海真實地矗立眼前。校園的寧靜美麗,一如三十年前的台大校園。



從此,我惦記著這個美麗的校園!

年過50,生命的時序進入秋天,我自金門高中國文教師一職退休,想著也許可以再為自己圓一個初秋的夢進讀廈門大學博士班。

 

《當代(19492009)金門演藝的變遷》,這個論文方向,是陳世雄老師和鄭尚憲老師共同為我選定的。我從對演藝的模糊認識,進展到完成近十七萬字的一本論文,倏忽五年多。

其間,在廈大住宿三年,我花了很多時間去漫步校園,也花了很多時間橫渡金廈海域。廈大校園由陌生逛到熟悉,熱鬧滾滾的一條街,由極盛逛到拆遷,校園內的小徑,從芙蓉湖畔熟悉到情人湖畔。金廈水域間,更由和平碼頭遷移到東渡碼頭,再新增五通碼頭,碼頭附近的高樓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地冒出來。

論文開題過程,寫作過程,承蒙陳老師的包容和耐心,從素材的收集、取捨和應用,持續給予指導和鼓勵,尢其是病榻前的諄諄,令人動容。論文一改再改,初稿完成,經過半年的沉澱思考後,素材斧砍近五萬字,整體架構重新再作組成。重組後的文稿,又經六次的修改,再刪一萬多字,再增加個案研究。反復之間,我常想起周寧老師的課堂語:「學術研究的境界,一是猜謎,一是抒情。」論文完成,更應證了鄭老師的一句話:「論文的表現是冰山一角。」
 

 

《當代(1949-2009)金門演藝的變遷》,由1949年海峽兩岸分治寫起,至2009年,正好歷經一甲子。兩岸關係從戰爭衝突、冷戰對峙,轉為冷和對峙、和平交流。且以1979年中國大陸停止炮擊金門為分隔,也正好是三十年戰爭時期,三十年和平時期。

當代金門演藝活動,深受兩岸關係、金門政治與閩臺演藝的影響。1949年前,因地緣關係,金門演藝原生態為閩南演藝。1949年後,因政治因素,臺灣演藝成為金門的強勢演藝,直到2001年金廈小三通後,大陸演藝來金才再度恢復常態。

特殊的環境,形成金門特殊的演藝生態。

歷經戰爭與和平,當代金門演藝呈現出三大特質:

一者,戰爭時期,演藝功能以勞軍為主,軍旅演藝的觀眾構成與演藝主體皆為軍人。戰地政務,金門閉鎖,除了本島演藝外,只有臺灣國防部的勞軍演團可以出入金門,演團來源單一,且場場盛況。

二者,和平時期,縣府演藝的觀眾構成與演藝主體回歸民眾,演藝功能與演團皆隨縣政的發展而日趨多元。金門縣政自治、開放觀光,縣府演藝一方面承辦臺灣文建會的藝術下鄉政策,一方面扶持本土演藝的發展。金廈小三通後,縣府更積極發展觀光演藝。

三者,不論戰爭與和平,當代金門的演藝活動不曾停歇過,50-80年代臺灣最好的軍旅演藝、官方演藝,90年代後閩臺最佳的民間演藝,盡在金門作非商業性的演出。島上軍民對聚眾歡樂的演藝需求不變,但在金門演出的演藝形式與內容卻不斷更迭,且其演藝類型一直以歌舞為主,戲劇為輔。

 

通過論文答辯後,有感於論文的格式和一般讀者的距離總是遙遠了些,因此,我又將論文改寫為通俗版。《當代金門演藝的變遷》論文得以完成,通俗版得以出版,我感謝許多的單位、許多的人。

感謝廈門大學的美好環境,感謝諸位老師的春風風人,感謝師門兄姐弟妹的同窗共學。

感謝金門高中、金門社教館、金門日報社、金門大學圖書館、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政治大學社資中心、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等單位的資料協助。

感謝金門文化局的贊助出版!

感謝先生和兒子,他們帶我第一次踏進廈大校園,並助我圓一個初秋的夢。

而最大的謝意,仍然是謝天!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