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看or不看大陸戲?

  
   
   10月下旬,金門縣政府社會局委由社區大學辦理的「長青學苑-老人講座」,輪到我主講,講題「看or不看大陸戲?」參與者以退休公教人士為主,舊雨新知,齊聚一堂。   我簡要地分三個階段來談大陸戲的來金。第一個階段,1949年前的金門戲曲。地處閩南海隅的金門,向來重視耕讀,工作之餘,以南管和閩南戲曲為休閒娛樂。「御前清音」的南管在金門雅俗共賞,有「全民音樂」之稱。閩南戲曲則以高甲戲最深入人心。1949年前,金城城隍廟的南管團、古寧頭的金寶春高甲戲班皆負有盛名。每逢節慶大日,還會邀來大陸戲班跨海助興。
    我的首張ppt以「由大陸戲來金談起」為主標題,副標題才是「看or不看大陸戲?」解釋道:在這場以「藝」會友的講座裡,希望大家分工分享,大陸戲來金門的簡史由我來負責,引導大家從大陸戲的角度進入共同的金門時光隧道裡;看or不看大陸戲的答案則由大家來回答,分享經驗。
  「有没有人對1949年前的來金大陸戲有印象?」全場默然搖頭。在座者面對1949年前,大家都太年輕了!不是尚未出生,就是還年幼無記憶。
 

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

家家有番客─觀看《落番》的理由


    20113月,金門移民劇情記錄片《落番》由馬來西亞、臺灣一路盛演回金門,《金門日報》也一路關注報導。放映過程,老華僑痛哭流涕,旅臺鄉親頻頻拭淚。
5月,金門國家公園一放映,我即邀先生一起去觀賞,在強力的宣傳之下,觀眾踴躍,第一放映室瞬間客滿,臨時又加開第二放映室。我掃瞄一下觀眾群,中老人居多,但也不乏青壯者,而且不限藝文人士。80分鐘的播映過程,雖未聞啜泣聲,但寂然的氛圍裡,觀眾的心情顯然是沈重的。
  《落番》的辛酸,由渡船出洋開始,一群「豬仔客」擠在不見天日的船艙中,愁容無奈,為防傳染,生病者被硬生生拋入無情的大海中,幸運登岸者則開始一連串艱苦的番邦奮鬥史。《落番》註定了將一個家分成兩半的命運,出外打拼的男人,在家等待的女人。記錄片以離鄉、思鄉、返鄉三部曲,來回運轉著金門島、僑居地的鏡頭。
 

美食.記憶


   







    六月,在永和四號公園安排了四十年未見面的羅君和吳君共進晚餐。四十年不見,彼此在忙些什麼?
     
    羅君從高雄到澳洲,又從澳洲回臺灣,隨著羅媽的過世,也少了一個要長留高雄的理由,目前尚未決定下一站的長住地是那裡?吳君在臺北唸高中、大學,然後,理所當然地留在臺北工作,面臨退休,似乎也到了面臨是否要回基隆陪伴吳爸、吳媽的時候了?而我呢?每一階段的學業完成,都回到金門小小島,金門真的那麼好嗎?


高中三年,我們都是負笈他鄉的學子,羅來自高雄,吳來自基隆,我來自金門。記憶中的高中,學校不提供宿舍,故除了一張張永遠寫不完的考卷外,就是一件件永遠理不盡的吃、住事。


面對經典《浮士德》



   歌德《浮士德》詩劇創作于19世紀初的德國,全劇分二部,長達12千多行詩句,現以文本流傳於世。徐曉鐘版《浮士德》話劇公演于21世紀初的中國,取材歌德《浮士德》第一部,全劇演出時間2小時半。兩位東、西方大藝術家隔著200年的時空,借著《浮士德》作了一場藝術心靈的嚴肅對話。
由徐曉鐘導演的《浮士德》話劇,擁有中國一流的藝術團隊,包括翻譯、文學顧問余匡複、舞美設計劉元聲、燈光設計蕭麗河、演員許承先(飾浮士德)、周野芒(飾魔鬼)、朱傑(飾甘蕾青)等。

    面對19世紀的經典詩劇,徐曉鐘的處理原則是:只刪不改。比較歌德《浮士德》原著與與徐曉鐘版《浮士德》話劇,我們可以完全領會話劇忠於原著的精神,包括哲學思考、美學追求、藝術魅力。
   

金門人的悲情-讀陳榮昌〈浯江三部曲〉

  
    陳榮昌的中篇小說〈浯江三部曲〉收輯在《金門印象三部曲》一書中。〈浯江三部曲〉第一部曲:落番,第二部曲:航向天堂夢,第三部曲:西出陽關。小說的企圖心,接近於以民國百年的金門為背景,寫金門人的悲情,主寫金門女人的孤苦情,側寫金門男人的出外命。
  小說一開始,九十歲的阿珠婆在水頭碼頭為孫子阿成送行,阿成要赴廈門找工作。但小說的時間馬上回溯到民國20年代,二十歲出頭的阿珠嫂帶著一名幼兒、挺著大肚子,在同安碼頭為丈夫阿木送行,阿木拋妻別子,為的是要落番新加坡打拚。
 

2011年8月7日 星期日

教英語是餌-費副主教逝世5週年


   費峻德副主教離開我們五年了!
   55歲才來金門傳教的耶穌會阿根廷籍費副主教,在金門一待長達二十五年,直到病逝才離開金門,葬於彰化靜山。在金門人的心目中,費副主教一直是位愛天主、愛教學、愛開玩笑的快樂神父。
   二十五年來,我們的小家庭一直受到副主教父親般的關愛。
   民國70年代,副主教一來金門,就以地區高中、高職、國中英語老師為對象,招收了第一個英語班。英語班的成員來來去去,但我們家庭和副主教的情緣卻不曾中斷過。
  

    記憶中,副主教祝福我們新家庭的成立,分享我們家中新生兒的喜悅。小兒滿月不久,副主教來家裡看他,並送來一個宏仁診所淘汰的壓克力嬰兒睡箱,臨走前,他把食指放在小兒的手掌心,很高興地說:「很好啦!小貝比的手握得很有力,很健康,很有安全感。」我把四輪的嬰兒箱當成嬰兒洗澡盆,推著溫水遊走於浴室和客廳之間,甚為方便。
  

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貧窮中的富足-讀北珊《小瓦房》

  一口氣讀完北珊的《小瓦房》,我偏愛卷一〈彩筆初繪〉和卷二〈生命織錦〉。
  如〈彩筆初繪〉卷中,〈戀戀紅蘋果〉,民國50年代的一顆紅蘋果,由前往台北當女工的大姊姊帶回村莊,孝敬其母親,鄰家阿母捨不得吃,再偷偷摸摸地贈與北珊的母親。於是,一顆紅蘋果,恭敬地擺上神明的案桌,從除夕紅亮到初九的天公生,北珊的母親才用刀子切成十小片,家人每人分享得一片。

  〈豆子項鍊〉裡,母親教北珊用針線將綠豌豆串成項鍊和手環,下鍋煮熟後,穿戴上身,綠豌豆項鍊是裝飾品,也是零食。愛美的小女孩一掛上魔法項鍊後,總是快樂得像飛舞的蝴蝶。
  又如〈生命織錦〉卷中,〈爺爺的餅乾桶〉,貧窮的民國50年代,每一個餅乾桶都是寶貝,爺爺在已生鐵鏽的餅乾桶裝著永遠吃不完的卡車餅。當小孫女來找阿公時,八十多歲的爺爺會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塊餅,爺孫倆邊吃邊聊天。長大後的小孫女到鎮上讀高中,主動為爺爺的餅乾桶新添了一口酥和排仔糕。
 

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

換個地方過五天


福建三明,地理課本上沒讀過的地名。兩岸交流後,偶而會遇到來自三明的人,印象中有廈大宿舍的清潔工歐巴桑,有金廈客輪上的大陸新娘,因此,我腦海裡的三明是個山邊的偏遠村落。
  2011年1月,三明、泰寧之旅,因為不必搭飛機、趕行程,因為張領隊,因為同團旅友振昌夫婦、倫擇夫婦、楊老師等都是熟識。所以,我完全放鬆心情,任何行前的旅遊功課也沒作。
  沒想到,第一晚的三明市就是個意外。因為團友中有數人是衝著買年貨而來,所以張領隊特別安排大家第一晚和最後一晚住三明市區的大酒店,酒店雖舊,但臨近菜市場、夜市,可以大大地滿足愛買者的購物慾。60年代才以旅遊業、科技業興起的三明市,市區的熱鬧夜景已超過金門的金城。
 

藏身於中年的年少


    我們的情誼建立在物質一無所有、精神豐盈富足的少年。
    60年代,當時的我們,十五歲上下,國中畢業,初次離開金門,坐登陸艇渡海到遙遠的臺灣,像古代赴京趕考的學子般,叩關臺灣省立高中聯考。考上之後,就成了旅臺的金門學子。
春去秋來,歲月流梭,一轉眼,四十年。連我們的人生亦輾轉春去,初秋來臨。
    2011年2月,這群旅臺的高中同學在中和開金門同學會。緣起於永義的隨意說說,敏宏卻熱心地聯絡執行,志勤提供中和舊家的場地。
   當天一早,敏宏和我先到南勢角菜市場做點歐巴桑式的採買,隨後,腰傷新癒的志勤親自排隊買來春捲皮。原來,冰箱裡早已解凍了兩小袋其令姐由金門宅配來臺的春捲菜。
   聚會由觀賞舊相簿開始。60年代的黑白照片,留住了一些青春年少的影像,喚起大家陽明山之遊、旅臺大專同學會、臺北車廠舊居、登陸艇經驗‧‧等等的回憶。有趣的是,同一個事件,大家的記憶顯然是不盡相同。以陽明山之遊為例,有人記得瀑布,有人記得櫻花,有人記得溫泉煮蛋,有人連太陽谷的地名都記得,有人卻是全忘光了,大家笑稱這就是選擇性的記憶。
 

再看電影《羅馬假期》


     2010年12月,金門家庭教育中心主辦、金門寫作協會承辦的電影讀書會,首場由瓊芳老師導看《生之慾》,第二場由蘇蘭老師導看《為巴比祈禱》第三場由我導看1953年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的《羅馬假期》。
    《羅馬假期》敍述歐洲公主與美國記者在羅馬的一日情浪漫故事。對電影界來說,此片獲得當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劇本等獎項,有其經典地位;;對觀光旅遊業來說,此片更是成功塑造了羅馬的假期形象,打造出特莢雅噴泉、西班牙廣場、真理之口等著名景點。1999年,獲美國國會圖書館文化傑出獎,並列入國家級收藏。
    選此舊片來導看,因為60-70年代看電影長大的金門人,大概都看過此西洋片,傾倒過葛雷哥來畢克的記者風度和奥黛莉赫本的公主形象。再看《羅馬假期》,可以用重逢故友的心情來試試自己是否還能被吸引?被感動?
    讀書會那天,濕雨連綿一整天,氣溫陡降,若非會期已定,的確是個讓人不想出門的日子。因此導讀會一開始,我先謝謝與會者是「風雨中故人來」捧場,並點明《羅馬假期》是部充滿人情味的老電影,希望大家從「和故友重逢」的角度來看此影片。

  

枯木與野花──後五十歲的選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功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學問。每個世代的人有不同的成長背景、生活經驗,因此也形塑出其不同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
  我特別關注50世代者,即臺灣所稱的4年級生。這群人出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嬰兒潮,他們閃過大戰爭的苦難,且經歷了經濟大起飛。基本上,他們的人生是倒吃甘蔗,由童年的貧苦,到中年後的富裕。50世代的上班族,更是此世代的幸運兒,他們長期待在一個企業機構或公教單位,擁有一份資歷完整的工作,退休之後,還有一份安定的月俸,可以衣食無虞地安享至天年。
    日本大前研一《後五十歲的選擇》一書,出版於2008年,觀察的正好是這群50世代的上班族,生年不滿百,進入21世紀,他們也進入了人生的後五十。書分三章,第一章〈年齡層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寫50世代的上班族在經過了二、三十年的職場生涯後,面對21世紀業務資訊化、科技化的網路新世界,不再具有創新能力,已到了必須面對退休的現實。幸運地,這一世代的上班族享有不虞衣食的退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