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

換個地方過五天


福建三明,地理課本上沒讀過的地名。兩岸交流後,偶而會遇到來自三明的人,印象中有廈大宿舍的清潔工歐巴桑,有金廈客輪上的大陸新娘,因此,我腦海裡的三明是個山邊的偏遠村落。
  2011年1月,三明、泰寧之旅,因為不必搭飛機、趕行程,因為張領隊,因為同團旅友振昌夫婦、倫擇夫婦、楊老師等都是熟識。所以,我完全放鬆心情,任何行前的旅遊功課也沒作。
  沒想到,第一晚的三明市就是個意外。因為團友中有數人是衝著買年貨而來,所以張領隊特別安排大家第一晚和最後一晚住三明市區的大酒店,酒店雖舊,但臨近菜市場、夜市,可以大大地滿足愛買者的購物慾。60年代才以旅遊業、科技業興起的三明市,市區的熱鬧夜景已超過金門的金城。
 
第二天的泰寧遊,以明朝的尚書第建築群為主題。名不見地理課本的泰寧並不是新鎮,而是古城,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譽,曾有「隔河兩狀元,一門四進士,一巷九舉人」的文風,歷史名人朱熹、楊時、李綱等曾在此講學過。步行穿梭於尚書第建築群,走進李春燁五幢一氣的三進大宅裡,除了侯門深似海的深深領略外,我最直接的聯想竟是北平故宮的深宮大院。自從2007年參觀過故宮嬪妃的住處後,我對那些身居重重高牆內、小小居室裡的嬪妃們,就不再存有太多的欣羨之情。把偏遠的泰寧尚書第和權力中心的北平故宫相提,好像不能並論,但我只是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深居女子角度出發,油然生感,感覺泰寧尚書第有種土皇帝的霸氣和自由,生活在這裡的尚書女眷似乎比宮中嬪妃擁有更多的幸福!
  在泰寧,同一家賓館連住兩晚,免了天天打包趕路的匆忙,放慢腳步,多了點住「家」的感覺。泰寧山水以丹霞地貌為特徵,丹山碧水。坐遊船於百里金湖,漂竹筏於九龍潭,赤壁丹崖,澗白潭綠,大致上的景致和武夷山有些彷彿。其中,應龍峽最具驚「幽」之美。應龍峽長約1000米,兩岸絕壁,一脈水天,只容得三人座的竹筏一筏直入,筏夫助興,在水谷中高唱山歌,回音繞谷。絕壁上野生的蘭花、桂花油綠處處,令人生愛。筏夫解說,當春天來時,會開蘭花,秋天來時,則開桂花。我馬上在腦海中浮起野蘭怒放、桂花飄香的景象,也頓然明白何謂空谷幽蘭的意境。
  第四天,遊大峽谷,登淘金山。泰寧寨下大峽谷,位為土匪窩的山寨下而得名,是天然的地質博物館。因流水侵蝕、重力崩塌、構造運動等主因而形成的大峽谷,幽深封閉。走在兩山壁立的峽谷中,最大的驚奇是兩邊山景的炯然大異,向陽的山貌植被豐富,綠意蔥蔥;背陽的山貌一物不生,丹崖光禿。向陽門第春常在,我們常把這句話當成應景語,但在泰寧寨下大峽谷,卻真切地呼應了「向陽石壁春常在」的天然之理。
  第五天,重回永安,走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此一遊的桃源洞一線天。想著所謂一線天,不過就是窄道而已,但永安桃源洞的一線天卻窄得特別奇妙,120米的一線天由一座巨大的山體劈開而成,僅容一人拾階而上,當團友魚貫而登時,人群夾於石縫中,前看、後看,皆不見洞口,只有抬頭仰觀時,可見得一線線的天光,停頓時間一久,空氣就顯得稀薄悶胸。最窄處,肥胖者甚至要屏住呼吸、側身才能擠過。故當胖團友在前面側身強擠時,堵在後面的人等得還真心急呢,直到出了洞口,大家才鬆氣歡然。
  三明、泰寧之行,只想輕輕鬆鬆換個地方過五天而已。逛熱鬧三明市,走似海尚書侯門,見空谷幽蘭,識陰陽大峽谷,穿桃源一線天,則成一次次的驚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