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貧窮中的富足-讀北珊《小瓦房》

  一口氣讀完北珊的《小瓦房》,我偏愛卷一〈彩筆初繪〉和卷二〈生命織錦〉。
  如〈彩筆初繪〉卷中,〈戀戀紅蘋果〉,民國50年代的一顆紅蘋果,由前往台北當女工的大姊姊帶回村莊,孝敬其母親,鄰家阿母捨不得吃,再偷偷摸摸地贈與北珊的母親。於是,一顆紅蘋果,恭敬地擺上神明的案桌,從除夕紅亮到初九的天公生,北珊的母親才用刀子切成十小片,家人每人分享得一片。

  〈豆子項鍊〉裡,母親教北珊用針線將綠豌豆串成項鍊和手環,下鍋煮熟後,穿戴上身,綠豌豆項鍊是裝飾品,也是零食。愛美的小女孩一掛上魔法項鍊後,總是快樂得像飛舞的蝴蝶。
  又如〈生命織錦〉卷中,〈爺爺的餅乾桶〉,貧窮的民國50年代,每一個餅乾桶都是寶貝,爺爺在已生鐵鏽的餅乾桶裝著永遠吃不完的卡車餅。當小孫女來找阿公時,八十多歲的爺爺會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塊餅,爺孫倆邊吃邊聊天。長大後的小孫女到鎮上讀高中,主動為爺爺的餅乾桶新添了一口酥和排仔糕。
 
〈父親的寵膩〉,在母親回娘家的短暫時日裡,父親對子女的寵膩反而獲得大力揮灑的舞台,父親大手筆地買來好幾包米粉,把平常用來換家用品的土雞蛋打成蛋花,還淋上一整罐的軍用罐頭豬肉,讓米粉的香氣大大方方地飄滿整條的巷子。

  開卷淺讀《小瓦房》,書中生動的人物形象躍然而出。熟悉的金門人影像,親切的金門人情懷,讓人輕易地翻卷下讀,也輕易地觸動了隨想。
一,相彷的年代,相彷的記憶。
歷練過半百歲月的我們,拿起一張照片,已能輕易分辨出,這是民國50年代,這是民國90年代。除了照片本身彩色、黑白的技術變遷外,照片裡的景物會因時而異,照片裡的人物服飾、姿勢、神態,也常常顯露其時代背景。《小瓦房》的書寫方式,讓人聯想到照片的定格。北珊將定格的原鄉記憶一字字鋪陳開來,尢其是民國5060年代的金門記憶。而我的輕易閱讀,即緣由於我同樣擁有這段歲月的記憶。
相彷的年代,相彷的記憶,讓讀者對作品產生了共鳴。我也有紅蘋果的記憶,一顆二姐從台灣帶回來的紅蘋果,總要擺在臥室裡生香多日;生病時,母親常會買來一顆半爛的蘋果,蘋果的美味足以讓嘴饞的孩子忘了病痛。我也有綠豌豆的記憶,一串串親手穿成的碗豆項鍊,可以扮演好幾回新娘子的遊戲。
二,貧窮中的富足,單純中的愉悅。
狄更斯的《雙城記》寫法國大革命,其開卷語:「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民國50年代,金門八二三炮戰剛過,單打雙不打的戰爭狀態弔詭地持續著。故民國50年代的金門記憶,可能是特別的美好,也可能是特別的悲慘。北珊的《小瓦房》顯然是偏向美好。
民國5060年代的金門環境是惡劣的,炮火下有家毀,有人亡,貧窮,幾乎成為家家戶戶的代名詞。當美麗的北山洋樓祖厝被迫遷出時,找一個家人的安身處遂成當務之急,小瓦房就是在貧窮之中一磚一瓦地築成。「父親將所有的積蓄全數拿出來,再加上向親戚好友的借貸,勉強買了廉價的土埆磚、灰瓦片、木材、水泥和沙石,但是央請建築師傅的錢是怎麼也湊不出來呀!於是乎父親想到了變通之策,再次厚著臉皮去和村子中的建築師傳商量,最後雙方採取換工的方式進行,當師傳前來蓋房子的日子,父親便去師傅家的田地耕作。」
小瓦房沒有高牆,沒有鐵門,但北珊是富足的,因為屋中有會種西瓜的爺爺、會炒米粉的父親、會炊红龜粿的母親、會教書的阿兄..等等,當然,最重要的是,有充滿希望的明天!《小瓦房》取材於平凡的鄉間生活故事,沒有驚濤,沒有駭浪,北珊只是以一顆單純溫軟的心,來接受天地間的自然美好,來回應親情間的自然交流,但也因為這份平實的居心,故能讓蘋果、米粉的美味長留頰間,並將愉悅的情懷不經意地散放於字裡行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