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情有獨鍾話公視


 

情有獨鍾話公視                                    洪春柳

 

  民國60年代,臺灣三家電視台先後開播,先有1962年的臺視,再有1969年的中視,然後是1971年的華視。從此,臺灣進入「人人看電視、家家有電視」的年代。

  但那時的金門尚處戰地戒嚴時期,隔著臺灣海峽播出的電視,隨著天候的變化,時而清楚,時而朦朧。直到1978年,華視為了國防部的電視莒光教學節目,在金門特設轉播站,島民才沾邊受惠而得以看到清清楚楚的華視畫面。因此,形成了一段金門人「家家看華視.人人識葉青」的特殊島景,華視勞軍團一來金門,總是受到軍民最熱情的歡迎,金門阿公阿婆對葉青華視歌仔戲的熟悉度甚至超過楊麗花的臺視歌仔戲。

  不過,我對華視並沒什麼特殊情感,反倒是對1998年在臺灣才正式開播的公共電視情有獨鍾。

  公共電視在臺灣,一向給人小眾、嚴肅、綜藝少、社教多的印象。但我對公共電視最早的印象卻是從開台大戲《鹽田兒女》切入,那時金門的電視收視情況還不是很好,《鹽田兒女》連續劇以黑白的畫面出現,幾天清晰幾天模糊,我卻是每天準時開機,認真地守著公視畫面,雖然不免是里里拉拉地看完它。

  從此,我迷上了公視連續劇,一看多年。

看遍公視連續劇後,以主題為主,我把歷年來播出的公視連續劇分為三個時期:

一、早期的文學連續劇,或改編自文學作品,或以文學人物為主。如琦君的《橘子紅了》、徐志摩的《人間四月天》、白先勇的《孽子》、張愛玲的《她從海上來》等,這些作品讓觀眾能藉著戲劇再讀一遍文學家豐富的心靈世界。


二、中期的臺灣鄉土連續劇,以5080年代的臺灣社會變遷為主題,探討當代臺灣社會的多元族群。如《後山日先照》、《愛》的閩南族群、《寒夜》的客家族群、《風中緋櫻-霧社事件》的賽德克原住民、《再見忠貞二村》的眷村人家等,公視以戲劇形式引導觀眾去關注同居於這塊臺灣土地上的不同族群。

三、後期的現代連續劇,關懷80年代後臺灣社會的次級群體,如《一樣的月光》和《祖師爺的女兒》演臺灣歌仔戲團、《赴宴》、《米可,GO》、《東方茱麗葉》、《45C天空下》演臺灣年青人、《外籍新娘》、《出逃的公主》演臺灣外籍移民等。

 若問公視連續劇對我的吸引力在那裡?理由很多:從播出方式來說,首先是精簡不拖戲,公視連續劇堅持二、三十集的長度;其次是沒有廣告的中斷,可以專注地享受一個小時的戲劇時間。再從戲劇内容來看,公視連續劇的品牌,已有一定的製作水準,不論編劇、導演、攝影、音樂、演員……,常常是集一時之勝。

文學連續劇固然品味唯美,臺灣鄉土劇也能涵藏價值多元的寬廣視野,現化連續劇更是能連接上臺灣現代社會的脈動。

除了連續劇,在多台電視新聞的爭奪戰中,我亦偏愛公視晚間新聞,因為它最能掌握新聞的專業性:新聞報導公正持平,新聞畫面乾淨清爽,不隨便煽動觀眾的情緒,也不隨便拍攝聳人的特寫,而且,與多台新聞相比較,明顯地,警察局新聞最少,民生新聞最多。看完公視新聞,觀眾能知道該知道的國內外大事,不必去理會太多不必知道的事,我信任公視新聞的守門人角色。因此,有數年時間,當公視晚間新聞由7點改為8點播出,連續劇順延為9點至10點時,我也隨之改變打開電視的時間。直到最近,公視晚間新聞再度恢復7點開播,我也才恢復7點看新聞的習慣。

 這幾年,公視已停止製播新的連續劇。「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長期被公視連續劇養出了一定的觀賞口味後,我已看不慣其它電視台的連續劇,尢其是動輒百集、可任意拖戲的長命連續劇。故隨著公視連續劇的停播,我也自然地改變了看9點檔連續劇的作息。

  那麼,在失去公視連續劇的舊愛之後,公視頻道還有我的新歡嗎?有的!如音樂節目《音樂萬萬歲》、家訪節目《誰來晚餐》、專題節目《主題之夜》、美食節目《美食縱貫線》等。其中,《音樂萬萬歲》是週日晚間9點的音樂節目,節目初名《週日狂熱夜》,由哈林、范范聯合主持,後來易名《音樂萬萬歲》,主持人亦易人為黃韻玲、小胖聯手,再易人為黃韻玲、康康聯手,我皆一路捧場收視,在這純歌唱的節目裡,不遊戲,不搞笑,美好的旋律,完整盈繞一個小時,歌者過癮,聽者也舒暢。不過,此音樂節目最近幾度易名,幾度換主持人,似乎處於不穩定狀態。

  如上所述,對公視節目娓娓道來,如數家珍,足以證明我對它的情有獨鍾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